媽祖哪吒信俗列入國家非遺名錄

每年哪吒誕皆舉行神像出巡等賀誕活動(文化局提供)

澳門媽祖信俗和哪吒信俗列入第四批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》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表示,是次成功申報的兩項信俗,為澳門重要的傳統文化,在民間節慶活動中具有代表性。

「澳門媽祖信俗」源遠流長,為本土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。數百年來澳門先民出海捕魚、對外貿易,面對危險的海洋,人們相信媽祖能夠拯救危難、賜福平安,因而將之視為守護神,建廟祀奉並發展成為本土信仰。

澳門華人在日常生活中祭祀媽祖的形式多樣,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(又稱娘媽誕)前後數日,居民更在媽閣廟及前地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,包括祭祀、競投勝物、搭棚上演神功戲等。

「澳門哪吒信俗」為本地別具特色的民間信仰,至今已有300多年。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的哪吒誕,為求辟瘟保安、社區和諧,柿山哪吒古廟和大三巴哪吒廟都會舉行開印儀式、建醮祈福、神像出巡、神功戲、求哪吒印符等賀誕活動。

澳門至今共有八個項目列入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》,包括粵、港、澳聯合申報的粵劇和涼茶製作技藝;由澳門獨立申報的木雕——澳門神像雕刻、道教科儀音樂、魚行醉龍節、南音說唱,及本次新增的媽祖信俗和哪吒信俗。